3万亿巨大市场,难怪马云、刘强东要抢着去养猪

作者:塔木德富豪会  全文2754字 阅读需10分钟

雷军说:

站在风口上,猪可以飞*

不想几年后,猪,真的站起来。

资本真的赶上了猪*

据说现在卖猪可以赚近1500元,甚至更多。*

如您所知,智能手机利润率排名第一,平均每部智能手机利润约1000元。

苹果手机的销售,不如猪收入*

利润高,猪真的站在出风口上。*

1.马云和刘强东来养猪*

去年,中国人共吃了5595万吨猪肉,平均每人每天吃22只。

根据一些数据,与中国和猪相关的市场规模高达3万亿,其中直接产业约为1.4万亿*这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

面对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和高利润回报,任何人都无法移动。

几天前,有报道说,在北京,有人以低于100万元市场价格的价格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最后还清了贷款,达到了800多万元。资金一到,他们就拿钱去山西养猪。*

个人确实如此,更不用说嗅觉更敏感的公司。

据统计,今年A股18家涉及养猪业务的上市公司中,有9家投资于养猪相关项目。

马赛圈养新农场和扩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是这轮大型养猪企业不同的策略*风口。

行业龙头企业温氏股份计划建设10个养猪规模100万头的农业县,增加1000万头猪的生产能力*

另一家巨头,慕源食品,去年底启动了计划,投资54.83亿元*扩大*养猪规模项目,估计存栏新增活猪475万头。

有知名的新希望集团与兰州新区签订合同,投资32亿元,在兰州新区新建2000亩养猪场,2座存量192*000的育肥猪场,1座年产30万吨饲料厂。

这一波喷口,也吸引着养猪,似乎是八极打不到的互联网企业。*

网易早在10年前就开始养猪。*

2015年,网易的老板丁磊与网易生态猪一起盛宴*互联网大人物,网易未央生态猪成为网红。

2017年4月,网易微阳获得A轮融资1.6亿元,随后网易宣布计划在江西省高安县新建3400亩养猪场。

(网易丁磊在互联网会议上使用网易生态猪*

雷军、周红柱等网络极客宴会)

马云的Aliyun也在2018年3月宣布,它将把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养猪行业,希望*智能*养猪。

**目前,阿里云已投资数亿元进行人工智能养猪项目,预计到2020年将生产1000万头猪。

去年11月,京东成立了农牧业子公司,大力开展“猪脸识别”智能育种项目。*

据说,这种*智能*养殖计划可以缩短猪出院时间5-8天,降低每头猪饲养成本80元,每年在中国生产约7亿头猪。如果这项技术推广到全国,至少可以节省500亿元的行业成本。*

2.你在办公室吹空调,猪在猪圈里吹**

*网易、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正在利用高科技讲述养猪跨越国界的新故事*

以前,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养猪工作特别重,而且在臭地方,清理粪便*

但是今天,你可以想象,当你坐在办公楼,吹空调,享受新鲜空气系统等好处时,猪也在一个干净*宽敞*的猪圈里,吹空调,沐浴在新鲜的空气中,享受相同的治疗吗?

很难想象,网易中央猪每天吃国际知名营养师准备的独家猪肉食品,以及马铃薯和栗子等零食。每头猪每天*食物*的标准是40元,他们喝纯天然矿泉水,上面有特殊的厕所,甚至还有特殊的歌唱清单。他们早上醒来,带着“唤醒旋律”,晚上睡觉,带着“睡眠摇篮”。

在1200亩网易养猪场中,有2万头猪,而实际上只有6**人养猪,后面是一系列自动化设备和高科技育种项目,同时网易中心猪的行动正在远程监控,只要有些数据不正常,就可以立即接受治疗和特别护理。*

2016年11月,网易**Central Pig首次拍卖,其中一头黑猪日售价270万元,随后网易威阳猪正式入选,由网易和网易考拉在线销售。包装邮寄48元*1公斤,线下开实体店。未央猪肉50元*公斤,仅1小时就被扫走了。

阿里和京东的高科技养猪故事还有另一个故事。*

阿里主要从事“ET脑”。**人工智能猪有自己的特殊档案,包括品种、年龄、体重、喂养条件、运动强度、频率、轨迹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实时监测,可以分析猪的行为特征、饲养特性和饲料与肉的比例,结合声学特性和红外测温技术确定猪是否生病,并做好疫情预警。

去年,这项技术在四川省的一个农场进行了试验,有3000头猪,并成功地使母猪生长**

平均产仔数增加3只,仔猪死亡率降低3%。

北京东区的主打是“猪脸识别”。通过“猪脸识别”观察并记录每只猪的体重、生长和健康状况。同时,可自动调节风机、水幕、采暖等设备,智能控制猪舍温湿度。***京东的这套方案也能实现猪饲料的精确配置,提高配置效率。*

虽然阿里和京东的**智能*猪尚未释放,但我们可以想象,在高科技养猪方案下,猪的疾病风险将得到控制,一旦某个指标异常,就会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猪群大量死亡的情况将越来越少。*

同时,未来活猪数量将大大增加,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重要的是,增加资本后,中国养猪业集中度将增加。

三。当巨人进入时,必须有人离开。

疫情影响较大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养猪业主要由分散的家庭和小型养猪场组成,*行业过度分散*且浓度过低。

包括个体养殖户在内,中国共有5000万个养猪场,而年产猪500多头的大型养猪场仅260000*占0.5%。

三家养猪企业*文氏、湖源和鹰*的龙头企业总共只有2000万头猪,占总产量的不到3%,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时间吃的是自由放养的猪。

高比例的个人家属决定了无论是在规模、资本还是技术上,承受风险的能力都不大。在很大程度上,零售家庭已经能够依靠运气吃饭,主要是为了挣一年的钱来补偿一年,再努力工作一年。

据数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初,已发表的113例流行病病例中,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个体农民身上,而1万多家大型农场仅发生6例。

尽管猪肉价格具有吸引力,但许多零售农户害怕重新进入市场,因为如果不小心,他们会损失所有资金。*事实上,背后的技术和规模不足,导致效率低,成本高,养猪风险高。*

现在,资本已经进入,大量养猪场正在建设或扩建,高科技解决方案也在发挥作用。**养猪技术门槛已经提高,以个体农民为主要焦点的养猪业模式可能还很遥远*未来,传统养猪业将迎来浓度更高、技术含量更高的新时代。科学养猪可有效抵御*猪周期**的经济周期。

*另一方面,当养猪业引入高水平的资本和高技术时,这也意味着一群依靠养猪谋生的个体农民正在离开市场。

正如朱自清在《荷塘月》中所说:

喧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和朋友分享!

本文授权转载自:积极成果(ID:郑洁克鲁布)。情况即将结束。十多个主流金融经济社区,如知识渊博、深厚、真诚的当前金融经济巨人、华尔街新闻、雪球、蚂蚁金装、世界经理人等,都被邀请留下来。每天,超过100万人在网上阅读,在这里,透过信息迷雾,在这里,发现真正的中国。

2019-09-24 23:18阅读1446次